專文

案例分享01 :祖母母親計畫


作者 | 鄭伃倢


前言

近十年來,「藝術作品或展演」逐漸成為科學傳播與群眾參與實踐的趨勢。國際間具備科學傳播意義或為目的製作的藝術展演作品也相繼而出,包含:跨領域製作、展覽、表演、紙本或數位影視出版品。無論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域,藝術參與似乎對於引起公眾或特定群做對作品議題的省思有獨特的魅力,也能提供輕鬆、開放的環境,縮短科學家與公眾間的距離感,開啟對話與交流的契機。

 

因應社群媒體與數位傳播科技普及,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科學傳播者針對知識系統在新媒體傳播的工具與內容進行分析和反思 。但迄今仍未有充分的研究機會去探討「藝術與科學跨域共創(Sci-Art Collaboration)」對於觀眾之議題意識、態度,或興趣的影響。在當前趨勢下,開拓臺灣創作脈絡中科藝結合創作的科學傳播研究是值得期待的事。「祖母母親」融合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以沉浸式劇場方式使觀眾與未來醫學近身互動,正提供一個適合開展研究的實驗性場域,探索在藝術作品提供的氛圍與場域,發掘觀眾分別在社會、倫理與醫療三者交錯層面上的拉扯與思考、是否被喚起對「未來醫療科技所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的意識與反思?

 

期待這份實驗性研究,能作為後續臺灣科學-藝術共創脈絡下之科學傳播與群眾參與研究的基石,促成更多跨領域合作之科學-藝術共創作品的誕生,並鼓勵更多藝術家與科學家共同投入科學傳播實踐,促進整體社會對複雜科學社會議題(socio-scientifci issues)的討論與反思。

 

能完成這份研究有賴於很多人的幫忙,雖然研究過程與結果,礙於現實環境考量與我的掌握度及能力有限,未必盡如人意。但期間的跨領域合作與研讀經驗難得可貴,我也藉這份研究結識了老師和朋友,很感謝大家。以下作為個人研究紀錄與案例分析,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關於「祖母母親(Grandmom Mom)」計畫

 

「祖母母親」是由藝術家顧廣毅(Kung-Yi Ku)透過⽣物藝術(Bio Art)與推測設計( Speculative Design)的創作實踐,所假設的一個未來社會選項:在2050年,為了解決全體人類少子化、青壯年(男女)人口勞動力最大利用化、女性子宮受孕高齡化等多重生殖問題,「國際樂齡孕養中心(International Geriatric Pregnancy Center, IGPC)2」正式成立。

 

IGPC是一個全新的醫療照護系統,結合「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Long-term care center)、「婦產科醫院」(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產後護理中心」( Postpartum care center)與「托嬰中心」(Infant care center),是一個大型複合式的醫療機構,打造一條流水線式的生產、受孕、懷孕、分娩、孕母照護、嬰兒照護,與子宮再利用的全方位高科技醫療服務。使提供精卵的雙親可專注於個人事業發展,使樂齡人士不必擔心退休後無法參與具生產力的活動或生活護理問題,更無須承擔照顧嬰孩的複雜流程與煩惱。

 

藝術家希望透過這高度機構化與物化的極端情境,探索未來⼈類社會中⽣殖科技的發展有可能引發的倫理與社會議題。同時希望藉由這個計畫,嘗試深刻地挖掘東亞社會中⼈們在家庭、親⼦之間彼此拉扯牽制與互相⽭盾的複雜情感。

 

研究目標與方法

在與藝術家討論,並參照群眾參與的研究建議後,本次研究目標訂定如下:(一)建立參與者/觀眾圖譜:我們想要知道,在台灣當前的社會文化脈絡下,是誰會被「祖母母親」吸引?是哪些人會關注這個議題?關注的理由又是什麼?(二)探索參與者對於此一虛構未來的主要擔憂與疑問:這些人(三)紀錄觀展前後,參與者是否出現相應之(1)新觀念的產生、現有觀念的變化、現有觀念的衝擊、觀念的否認;(2)若有,是發生在展覽的哪一個階段?

更簡單一點說明:這個研究想知道在台灣當代社會文化下,是誰會關注這個議題(who, if any)?這些人關注什麼(what)?這個作品是否&如何影響上述這些觀眾(What is their conceptul change, if any)?

 

由於COVID-19疫情,祖母母親計畫的展演被分成兩個部分:2021年5月底,先以推測設計-沉浸式劇場展演的「國際樂齡孕養中心IGPC發表記者會」形式,邀請觀眾體驗視覺與創作概念;同年9月中,才進行包含完整實境VR影片與劇場裝置的正式展演。因應此一規劃,本研究也隨之調整資料蒐集目標與範圍:在虛擬記者會期間,採取開放式問卷與影音紀錄等質性研究方式,蒐集現場觀眾對「祖母母親」的潛在疑慮與直覺感受,經整理歸納後,留作正式展演期間的前驅資料。

 


 

我將資料蒐集與討論的活動安插在展演的不同階段,試著盡可能不影響參與者的觀展體驗。配合活動線上線下流程,在相較最適的裝置與場域裡蒐集資訊,時機與研究目標條列說明如下:

線上問卷的第一部分「參與者圖譜蒐集」,使用單選、多選與排序(rank)形式,調查觀眾的文化與社會經濟背景,包含:社會性別、生理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基本資料,紀錄觀眾在參與「祖母母親」前,對於相關未來生殖醫學議題的基礎理解程度、支持立場、與自身經驗關聯等,以期建立觀眾的基本輪廓、瞭解觀眾對本展議題的基本認知與價值判斷。

第二部分「觀念改變-前測問卷」則邀請參與者以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對一系列相關陳述進行評分(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來調查觀眾對於「代理孕母」的初始態度。探討參與者將「代理孕母」在台灣脈絡的爭議,視為與「少子化社會問題」、「幫助不孕症患者」、「保障生殖權」、「減輕女性孕產身體不適」或「子宮/生育自主權」相關的爭議議題。

 

在最後的「後測問卷」中,將再次比較觀眾對於「祖母代理孕母」的態度與看法是否受到《祖母母親》作品影響。所有題項均留有「不願作答(Prefer not to say)」的選項,以確保參與者任何時刻、任何題目都保有自主填答意願。

 

這次研究的核心,該是展演活動期間的「科學傳播工作坊」。配合觀展人數控制,參與者每次會以5-6人為一小組,依序體驗各空間中的視覺聽覺與VR影像展演後,在最後一站來到工作坊的寬桌前,與會者也包涵「祖母母親」計畫的藝術家、科學家(婦產科醫師)與科學傳播者(我)。觀眾們受邀在接下來的30分鐘裡,共同分享展後心得與反思。

 

關鍵字卡與空白卡(關鍵字源於「虛擬記者會」的開放式問卷之文本歸納與整理)

為提高觀眾的參與意願(眾所周知,一般人比較不容易在公眾場合與陌生人馬上開始討論個人感受或對爭議性議題進行辯論),我們以對話模式(dialouge)規劃設計工作坊的流程,期待促進發言與討論:

  • 沉澱(5分鐘):邀請參與者安靜地回想剛才看展過程的心情,並觀察桌面上的「關鍵字卡(詳如上圖)」,在「有興趣的」或「有感覺的」的字卡上貼下貼紙;若沒有對應的關鍵字卡,可使用空白字卡自由填寫、加到桌上;

  • 提問(3分鐘):邀請參與者在時間內,寫下至少兩個對「祖母母親」的提問或反思;

  • 準備(2分鐘):參與者互換字卡,輪流閱讀其他人的提問,若有不清楚,可以邀請提問者稍微說明一下所寫的內容;

  • 討論(15分鐘):由藝術家先開場,挑選一個最感興趣的提問進行回應或討論。期間科學傳播者作為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引導藝術家與觀眾對話、觀眾與觀眾之間對話,使討論自然發生,同時紀錄、控制時間;

  • 收尾(5分鐘):逐步將討論收尾,並進行簡單的總結,確認觀眾是否還有希望與藝術家討論的議題,依時間結束工作坊。

 

研究結果與觀察

經過一系列的活動與資料蒐集,我們要來嘗試回答最開始提出的三個問題:

 

(一)「祖母母親」的主要觀眾群(關注者)是誰?

 

整體而言,「祖母母親」的台灣參與者主要為年齡較輕、具高等教育學歷、未婚且未有後代,並對於生育意願低的社會性別女性。參與者普遍不認為「想要有孩子必須要自己懷孕生產」,但在對於「代理孕母」採用意願上多持中立偏否。觀察其在關於「代理孕母」是「作為解決少子化社會問題的解法」、「作為幫助不孕症患者的解法」、「作為生殖權的保障」、「減輕女性孕產身體不適」與「作為子宮/生育自主權」的論述題組題上,可以觀察到台灣參與者普遍支持「代理孕母」作為醫療(不孕)問題的解法;但對於是否支持其作為社會(少子化)問題的解法感到不確定;而對於「代理孕母」在非不孕情況下的生殖權、女性的自主權等基本權利相關主張的態度則略微落在中立偏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祖母母親」於Waag futurelab的線上發表會(2021.Jul),我們也邀請國際參與者填寫同一份問卷。相較於台灣場,我們可以從問卷結果發現:國際場的填答者想要有孩子的意願較高、個人對於採用代理孕母方法生育後代的意願也更高;更明確不同意孩子必須要自己親生。在題組題的部分,國際觀眾更不支持以解決少子化為目的推動代理孕母,對於代理孕母若作為女性在身體(生育)的選擇權和自主權的態度表現高度支持。
 

參與者對代理孕母議題的初始態度-問卷結果簡述

台灣場的問卷結果(紅字);國際場的問卷結果(藍底)

 

(二)在「祖母母親」推測未來的情境下,觀眾主要的擔憂與疑慮是什麼?

整理工作坊所蒐集到的回饋,可觀察到觀眾的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家庭倫理議題——「母親身份」身份的懷疑與反思(2)資本主義反思——子宮與嬰兒物化或商品化(3)藝術創作之視覺表現與敘事。

「懷孕(提供子宮)的母體」、「供卵(提供基因)」的母體」、「養育(法定歸屬)者」三種似乎不可分割又本質上確實不為充要條件的身份,在「祖母母親」作品脈絡下,動搖觀眾習以為常的家庭倫理認知。在能深思科技議題之前,主導台灣觀眾意識的是家庭倫常與家庭關係等議題。倫理議題的影響也被認為會延伸影響胎兒後天的發展。具代表性的提問列舉如下:

“比起科技及醫療的進步,或技術可以支持這樣的生育計畫。會先跳出的問題是『倫理』以及家庭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發展及促成這樣的決定?

“身為胎兒是否會感受到由祖母生下來的異樣或是錯亂的感覺?生母與法律上的母親為不同人對嬰兒的心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另外多數觀眾也提及對資本主義的反思:女性子宮與嬰兒物化、商品化的爭論。人體器官可以用技術「修補、再利用」,甚至是可用金錢交易、販售,好比二手機器可以經過補強、修復、改造,如同我們將老舊的機具或物件換裝翻新般值得鼓勵。觀眾對於「這樣的科技使用方式,是否符合當代社會期待?」產生豐富的討論。具代表性的提問列舉如下:

 “以畜牧形式眷養人類,將機體的本質性除去,剛推動時或許會有和人類對複製人的主體性相同的恐懼,在剝離倫理與人性的科技前提下所得出的解方會有些許對缺失的討論。”

 

“工具化的子宮仍須存在於人體(esp.女性)的必要性,孕母被物件化。”

 

”我自己觀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一種「生育」被更加功能化的感覺,這讓我想到美麗新世界,「孩子」由中央控管、教育,成為一種「資本」。“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部分是,觀眾多數具備藝術評論、創作等相關背景,因此在工作坊中經常提出對於整體作品的創作理念、敘事手法與視覺表現等的討論,例如: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作為探討《祖母母親》相關之社會、醫療科技與道德問題的媒介的適當性;或整體視覺色調選擇紅色,所帶來的警示意味的成效性冷。在藝術與科學跨領域作品的脈絡中,觀眾被擺盪在刻意放大的感官與理智之間,也重新挑戰對於現有的社會文化、性別角色,與科技應用的認知。

比較國際場與台灣場,國際場的觀眾聚焦在社會結構問題,例如:生產機構化、子宮與嬰孩物化為社會提供生產力的單一目的,及伴隨其中的異化與資源正義等議題。而對台灣觀眾而言,倫理與家庭關係的價值更相對重要。「應該要稱呼誰是母親?」、「卵子母親和生孕母親之間的關係是否會造成家庭關係混亂?」或有「將自己丈夫的精子放進自己母親的子宮的行為⋯⋯很像是亂倫」等的道德掙扎;其中也不乏具黑色幽默的「報復性」發言:「真是太好了!我媽都一直催我生,以後就都叫她自己生。」,這類討論可能也反映出,當代社會適婚適孕女性承受由上一代長輩轉嫁而來的生育焦慮。

 

(三)參與者看完「祖母母親」後,是否感受到觀念的衝擊或經歷任何觀念上的改變?

 

最後一部分,我們調查「祖母母親」是否影響觀眾對於代理孕母的支持度。大部分的觀眾再展後都表示自己對於作為祖母代理孕母的意願低落。經過詢問,發現主要原因是,這些參與者「原本就沒有打算要生小孩」。台灣人普遍不想生養孩子的原因,已有許多前輩與專家研究,但不免讓我聯想,是否會衍致,高知識年輕世代即使在理念上支持代理孕母、不反對代理孕母的普及與推動,但也對於「代理孕母」在台灣脈絡下的需求與風險,乃至「未來生殖科技」的相關研究發展、政策決策,與風險參與的積極度,和對後代有積極期望的社會甚有落差?(這部分純屬於我個人的揣測與推論,非研究結果。)

 

另外,量表上少部分對於擔任代理孕母興致高昂的觀眾,實多為社會認同男性;他們提到:在看展之前未曾思考過自己的母親在生產的時候,同時承受複雜的社會心理與生理衝擊,而自己的伴侶未來也即將面對同等或更困難的情況。並有部分的男性參與者指出:「祖母母親」計畫當中缺少了生理男性或父親的角色。有年輕的男性觀眾在工作坊中表示:「如果未來醫學足夠發達,那麼在男性的體內植入子宮應該是可能的吧?如果這樣的技術這的能實現,那麼我也會想要試試看生孩子。」

展演結束後,有8成5的參與者都表明自己有意願主動關心「未來生殖輔助科技」的議題,當然,我們難以真的去追蹤觀眾們是否在回家以後,還會持續在日常生活中搜尋與閱讀相關資料,但至少,我將這個結果視為觀眾對於「祖母母親」展演與工作坊正面體驗的表示。

經驗與反思:科學傳播研究於「科學-藝術共創」的價值與挑戰

這次與「祖母母親」合作所進行的實驗性研究,是十分難得可貴的機會,讓我可以嘗試提證「科學-藝術共創作品」,比起單純的教育、宣導或論述,更有機會去影響和改變人們面對涉及複雜知識與思考的議題時的意願與行為。

 

藝術家將科學傳播工作坊納入他整個作品的第四章節,讓同場參與的觀眾有機會一起坐下來,發表與討論自己在看展後的感想。「晚婚或不生導致的少子化」、「現代女性承擔事業成就與家庭角色的雙重壓力」與「代理孕母」這些早就不是什麼新議題,但什麼時候能夠見到:單身或已婚二十年的人、生過孩子或決定不生孩子的人、積極推動婦女權益的NGO、剛交往的情侶、多元社會性別認同者、帶著孩子的人,和認為「女人的天職就是顧家生兒育女」的中老年男子⋯⋯這些生活在同樣的社會,有著截然不同人生經驗價值觀,又互相不認識的人們,竟願意在週末的下午齊聚桌邊,互相思考與辯論?這大約是科學-藝術作品合作特有的魅力與影響力。

 

「祖母母親」計畫的科學傳播價值,大約可分成三點:指出個人-議題關聯性(relevance)、製造對話(dialogue)場域與機會,與提出行動(action)。

 

(一)指出個人-議題關聯性(relevance)

 

在科學傳播工作坊之前,參與者們經由藝術視覺聽覺與故事性進入議題情境,讓無論是否直接間接經歷生產、或是否設想過自己與生產之間的關聯的人,因為體驗過程中興起的情緒和感覺,而對這個議題開始產生共情與連結。人類是會共情與同理的社會生物,當心中開始有感覺,自然開始產生動機去連結自己在其中的角色,進一步願意去了解和關注議題。

 

(二)製造對話(dialogue)場域與機會

 

在工作坊的現場討論中,有年輕的男性參與者主動提到「我以前沒有想過,我媽在生我的時候經歷過什麼[...]也才意識到生產的過程中完全沒有父親/男生的角色」、「如果科技夠發達的話,那生理男性的身體是不是也可以裝子宮,可以幫忙生」;也出現「我覺得女性本來就應該要自己生小孩,這個作品不是在鼓吹大家不要自己生要交給別人生嗎,這樣她們會缺少人生一部分這樣很怪」的表述與延伸的其他討論;也有約5-6歲一起來看展的孩子,在現場與母親討論生產的過程;甚至不同母親的生產過程與醫療經驗,不同年齡年輕女性對於生產意願的立場和疑慮⋯⋯多元的議題與觀點,同時發生、同時交換、同時互相影響。

 

(三)提出行動(action)

 

雖然這次「祖母母親」計畫,在創作起始就並未有預設要倡議或推廣支持/不支持此議題的某個面向,也未有明確的後續的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是有點可惜的部分。但在這個場域裡,仍可以觀察到桌面上的人似乎連成同一陣線——並不是指這個計畫倡議或遊說大家支持同樣的價值觀——而是指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在彼此分享了知識、價值和故事後,對於議題的關注產生共有的認同感。讓我想到類似於「Stright Ally(譯為「直同志」指「支持性別平等與LGBTQ+平權的異性戀者,但也有願意支持者不認同這個稱呼」)」的概念。

 

科學傳播與群眾參與的核心,其實是追求「群眾參與社會決策」的行動。若能如某些藝術作為倡議媒介的一種,在複雜科學社會議題上,使中間或本來認為該社會議題與自己無關的人加入對話,亦是促進群眾參與社會、使社會更好的關鍵。

這次研究有諸多限制,大概肇因於我個人的研究訓練與經驗尚有不足、研究工具與型式單調、可以蒐集資料的時機與場域斷裂、展演作品混合多位藝術家對顧廣毅「祖母母親」概念的心得與超譯,偏離原本的概念,最後,也由於「藝術展演」與「學術研究」兩者框架與目的在本質上互相抵觸。舉一些我在研究過程的掙扎:「科學傳播要在什麼時候加入?加入多少?可以協調科學家與藝術家嗎?還是僅作為觀察者存在,觀看藝術作品的自然發展」「團隊願意為了研究限制放棄多少藝術體驗/願意為了藝術體驗放棄多少研究控制」、「是否可以因為觀眾體驗不佳,在展演途中新增或移除展演物件?如果這麼做了之後,前後不同時段參與的觀眾可以算是同一批研究對象嗎?」

 

那些被藝術家視為是靈感、科學家視為是無傷大雅的新奇感,對科學傳播與群眾參與研究者的我來說,大概是我自身對於「目的導向(要「對觀眾/群眾/社會有倡議行為」才有意義)」或「過程導向(藝術家、科學家參與其中的創作者本身覺得有意義)」期望的掙扎。

 

有人跟我說:「藝術家和科學家本來就沒有義務為了社會(大眾)的福祉或發展去創作或研究。藝術家是為抒發自己對世界的見解,科學家是為追求學術造詣或升等,或說穿了,大家總是為了要吃飯。科學傳播內部應該要自己去解決這個期望與現實不符的衝突。」

 

我個人完全同意、也主張所有人應該擁有所有自己想望的追求。我也花一段時間反覆思考自己的主張,和做這項研究實驗時的心境。我想,我想說的是,也許正因為「促進人們互相了解、關心社會議題、進一步有動機有意願有場域去參與議題」不是任何人的義務,所以如果共演化團隊能夠激勵或鼓勵多一些跨領域的專業者加入、再多一些以此為目的之一而產生的創作和作品,或讓想要做社會參與的藝術家科學家知道可以在哪裡獲取資源和支援,那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

 

期待這份實驗性研究,能作為未來科學傳播研究於臺灣藝術-科學共創的經驗之一,並鼓勵更多藝術家、科學家與科學傳播者投入,促成更多跨領域合作之科學-藝術-科學傳播實踐。


【註釋與參考資料】

1. Lesen, A. E. & Rogan, A. & Blum, M. J., (2016)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rough Art: Objectives, Challenges, and Outcome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31(9), pp.657-660.
2. International Geriatric Pregnancy Center (2019). https://igpc.center/
3. Reed, M. S., Duncan, S., Manners, P., Pound, D., Armitage, L., Frewer, L. J., ... & Frost, B. (2018). A common standard for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engagement with research. Research for All.
4. Simonstein, F., & Mashiach-Eizenberg, M., (2009). The Artificial Womb: A Pilot Study Considering People's Views on the Artificial Womb and Ectogenesis in Israel. Cambridge Quarterly of Healthcare Ethics. 18, pp.1-8.
5. 林芳玟,黃淑玲,鄭至慧,王瑞香,劉毓秀,范情,張小虹,顧燕翎,莊子秀,邱貴芬(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作者簡介】

鄭伃倢

醫藥工作人員/獨立科學傳播研究與實踐者
持續學習、發掘與創造科學-藝術共創中的科學傳播價值,希望總有一天台灣能有自己在地的科學傳播-科學-藝術共創與共學社群。

【專欄】

案例分享:科學—藝術共創作品的群眾參與研究


【收錄專文】